人生原味,有如米的滋味
「米」是大部分臺灣人出生以來最常吃的食物,也成為台灣人飲食記憶中一個熟悉且安定的力量。然而,也因為太過於熟悉米飯的存在,我們讓味蕾忙於追求新的刺激,而遺忘了這塊土地賜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臺灣米」。
EATMI的初衷
創辦人之一的Richard長期深耕臺灣市場,對追求臺灣農業與食品產業的創新有著傳承的使命與堅持,長期觀察臺灣的米食文化因為選擇不多而日漸式微也一直是他回臺灣後想要解決的課題。
創辦人之一的Joe則是與歐式麵包專家,但長期與麵團為伍的他其實是麩質過敏的體質,對於麵包可說是又愛又恨,如何發展出更勝麵包口感的產品,讓與自己有相同過敏體質的消費者也能享受烘焙食品的美味,一直是他未解的難題。
當兩位創辦人談起彼此的夢想時,臺灣在地的「米」似乎成為他們共同的解答。
「米包」是EATMI掀起「新米食文化」的第一個章節,我們將堅持初心,以對環境友善的信念,開發出更多天然無負擔又美味的產品,讓生活有更多有趣的新選擇。也讓世界因為EATMI看到不一樣的臺灣米食文化。
新米食文化的核心「環境、農業、健康」
EATMI想要推動的「新米食文化」其實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希望看到「米」的使用量提升!因為這樣不只對環境、農業或健康都好,對我們來說,更有文化的使命,因為米跟我們這片土地的文化與歷史太有關聯,它不該被遺忘。
因為人們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的轉變,因此,我們創造出「米包」,雖然它的外表看起來是麵包,但製程是100%純米(完!全!沒!有!麵!粉!),老實說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我們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研究,甚至開發了獨家的設備,用創新來改變過去的米食文化。
新米食文化的堅持:不能放棄的美味
EATMI的「米包」,是米與烘焙產品的「跨界」合作,在保有米本身的特性外,我們同時賦予它烘焙製品該有的口感(甚至更棒的口感)。此外,我們與大廚、美食家合作,持續開發出更多的「美味米包」的可能性,這也是「新米食文化」的另一面,讓更多的參與者成為新米食文化的推動者。
我們想要邀請你,一起加入這個行列!參與屬於這塊土地的新米食文化,讓我們臺灣的米文化繼續延伸下去,透過享受健康美食,為農業與環境盡一份力!